16、第十六章

  这家摊子包的馄饨馅大,皮薄如纸,鲜浓的汤底还撒了把虾皮。郦羽不但点了大碗馄饨,还买来了两个刚出炉的大油酥烧饼。

  他教他把烧饼掰成小块,泡在汤里。等烧饼泡到稍软还带点脆时,就是最该被吃掉的时机。

  姜怀乐小孩在王府时多半是府上的仆人们宠坏了,都不知道怎么用勺子吃饭。但郦羽也不会喂小孩,平日里都是沈姨来喂的。

  可能实在是饿坏了,他眼看着怀乐自己笨拙地用勺子舀着滚烫的馄饨,迫不及待地往自己嘴里送。果不其然,被烫得哇哇大叫。

  “好烫啊!”

  “刚煮好的当然烫了,你吹一吹就凉了。”

  怀乐却放下勺子,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般拉着脸。把碗往郦羽面前轻轻一推。

  “要阿羽帮我喂。”

  郦羽翻了他一眼,就低头自顾自地吃着碗里的。

  “殿下,您都已经五岁了,不想以后再挨饿就学会自己吃饭。”

  “就要阿羽喂嘛。阿羽喂的东西才好吃。”

  “不,殿下就算奉承我也没用。要是不吃的话就自己饿着去吧。”

  看着郦羽无动于衷的样子,怀乐这才不情不愿地重新拿起勺子。他反手握着勺柄,看起来动作很别扭。每次馄饨还没进嘴就掉了回去。最后为了能吃上饭,几乎把整个脸都埋进碗里哧溜哧溜地吸了起来。

  馄饨铺老板正收拾邻桌,见状打趣起来。

  “你这儿子真有意思,跟个小少爷似的,一看就是你们平日里在家娇养惯了的。”

  郦羽看了怀乐一眼,突然反问道:“老板,你觉得我跟他长得很像吗?”

  “岂止是像啊,这小鼻子,还有小嘴巴。你们呀,一看就是亲生的。”

  老板顿了顿,又补充道:“就是眉眼长得不太像你,肯定是随他爹的吧?”

  吃得油光满面的怀乐听了这话也不禁抬头,他看了看郦羽,看上去好像很高兴。

  当然郦羽只觉得晦气就是。怀乐吃了一个烧饼不过瘾,索性两个都给了他。最后那一大碗馄饨连同汤也一起下了肚。隔着衣服,都能看见他圆滚滚的小肚皮。他又撑得走不动路了,嚷嚷着要郦羽背。但郦羽这次说什么都不愿意再背他,拉着他的手走一步催一步。

  但走着走着,姜怀乐又想起什么,蹦蹦跳跳地甩起郦羽的手。

  “阿羽,那个叔叔刚刚说我俩很像。”

  郦羽淡淡道:“嗯,是啊。”

  “好巧哦,我也觉得像。”

  “嗯,世子殿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嘿嘿傻笑了两声。

  “那…我以后可不可以就喊你娘亲?嗯…不对,我应该要叫你爹爹才是。”

  “不可以。”

  郦羽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

  “为什么?”怀乐委委屈屈的抬头望着他。

  而郦羽继续拽着他往前走,“没有为什么,你又不是我亲生的。世子殿下你可是皇亲贵戚,别随随便便就喊陌生人爹啊妈的。”

  “可是阿羽对我很好。”

  “沈姨对你也很好,你现在吃喝拉撒都是她照顾的,你怎么不去喊她娘?”

  小孩失落地垂着头,小嘴紧紧地抿着。

  “……沈姨那么大年纪,她…都能当我父王的娘了,那跟我父王也不般配呀?”

  “殿下,您就别抬举我了行吗?我一介村夫,也配不上你那举世无双的京城第一美男子亲爹啊。”

  “阿羽只是现在看起来土里土气的,要是你能跟京城的贵人哥哥贵女姐姐们一样打扮,你肯定比那些丑八怪还好看。”

  郦羽觉得与其一遍又一遍地去警告姜怀乐,还不如装作听不见他说的话。除了卖药,他今日进镇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替不能走动的沈玉英去青阳观给她儿子的灵位上贡。

  三日后就是沈枫的忌日。满打满算,也是郦羽来到沈家的第三年零三个月。

  青阳观就在桥头镇最北面。这道观香火异常鼎盛,临近未时,来往之人仍络绎不绝。郦羽带着怀乐,毕恭毕敬地和守门的少年道士打了招呼,便被领去道观后院的香堂。路过那尊半眠眼,左手呈印的神女雕像时,怀乐的注意力就被完全吸引了过去。

  “哇,好漂亮的姐姐……”

  怀乐边走还边忍不住回头感慨道,郦羽连忙轻拍了他脑袋。

  “不能无礼。那是神女娘娘。”

  领路的少年道士看着年龄不比怀乐大多少,他笑道:“这有什么无礼的。当年大娘娘不率军上阵时,可是最喜装扮的,听到有人如此夸她,她肯定高兴得不得了呢。小香主,知道青阳观的来历吗?”

  怀乐茫然摇头,不过郦羽倒是知道。据闻,这桥头镇一带原先都是南楚国领土。先云德帝雄心壮志,又国力鼎盛,意在一统天下。于是四方征伐,十万铁骑仅半月便直逼南楚边境。

  南楚不敌,为求息战,只得忍辱割地求和。

  然而,当初镇守边关的南楚长公主慕青阳却誓死不撤。率三千守兵与云军鏖战九天九夜,直至最后箭尽粮绝,被迫退至一座乡野道观之中,最终力竭战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