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二十五章

  郦羽差一口气就要饿死了。

  他坐了两天两夜的船,也晕了两天两夜的船。船夫们在船上只带着些干粮,难以下咽。他不是吃了吐,就是吃了睡。

  由于走的水路,从桥头镇回京得先南下,船夫们说正好去康城接一批货。当船停进船埠中,郦羽便立刻用尽最后的力气冲下了船。他双脚踏踏实实地落在地面上,却还是觉得身体在摇晃。

  “哎,公子,你可别走远了!咱们申时可就出发了啊。”船夫大哥冲着他喊道。

  郦羽硬撑着下船,不仅想要活动筋骨,他还有别的目的。

  康城很大,几乎接近京城的大小。这里说不定会有怀乐的消息。

  他特意看了眼码头边插着的悬赏栏,没有自己的通缉令。这才放下心来。或许是还没传到这边,毕竟康城离桥头镇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下船后第一件事,还是找了个热气腾腾的馄饨摊子坐下来。郦羽腹中空空如也,他摸着扁扁的肚子,光是端上来的过程就觉得度日如年。等到老板端上馄饨,握紧勺子大快朵颐,没几口就吃得满头大汗。

  但吃着吃着,他的速度就缓了下来。

  上次吃馄饨…还不是一个人。

  那小孩娇生惯养的,还不怎么会用勺子。可可怜怜地缩在碗后,期盼有人能来喂他。

  要是当时心软就好了。

  ……但眼下不填饱肚子他也没力气去找人。郦羽索性放宽了心,埋头继续吃了起来。小小的馄饨摊顾客盈门,他不经意抬眼,发现坐在自己对面的两位年轻姑娘,正看着自己偷偷地笑。

  赵小姐给的药有奇效,才抹了两次,他脸上的伤摸起来就似乎消下去许多了。不过,他还没来得及照镜子看自己现在的模样……以为那些姑娘在笑话自己,郦羽有些发窘。把头垂得低低的,几乎要贴到馄饨碗里。

  但那两位姑娘却是这样嬉笑着小声议论。

  “你看那个人,那汉子……身材倒是不错,可他身上怎么挂了那么多玩具?怪好笑的…样子看着也不像个小贩呀……”

  原来不是在笑话自己,郦羽总算松了口气。他最后连吃了两碗。当馄饨摊老板端上第三碗时,他叫住了老板。

  “请问,这康城的码头,来往人多吗?”

  老板笑了笑,用下巴指了指大街,“您自己看看多不多?咱们康城没有闹市,码头大街就是闹市。这可是昭州第一大城呢。”

  “那……这里有没有牙行?就是有小孩子的那种……”

  老板的笑容顿时一收,眉头微蹙,“你问这个干什么?”

  郦羽这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他拍了下自己脑门,连忙改口。

  “我、我没有别的意思!是我的……孩子被拐走了……我是出来找他的。”

  “拐走的?”老板疑惑地打量了他一番。

  “有个叫丁老三的人牙子,从桥头镇来的。他抱走了我孩子,那孩子还很小,看起来五岁左右,但一双蓝眼睛,长得很惹眼。”

  老板还是将信将疑,摇头道:“没有,不认识。不过,你若是想找人,或许可以去西市那边看看,那边有很多。”

  郦羽付了钱,问了老板路又谢过后便走了。西市离码头不过两街距离。但这里跟那边的朝气蓬勃宛如两个世界。

  摊贩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懒洋洋地坐在矮凳上,也不想吆喝。乞丐随处可见,面前摆着空无一物的破碗。整个西市到处都弥漫着潮湿腐朽的臭味,黏腻而沉重。压得郦羽有些喘不过气。

  尤其是当他瞥到角落用粗木围起的栏舍。

  栏舍里缩着一群蓬头垢面的男女老幼。目光带着,一动不动。

  乍一看,还以为是猪圈。

  他知道那馄饨摊老板说的,“那边有很多”是什么意思了。

  当初郦府只有良籍的仆人,没有奴隶。他是长大了一些后才知道,人竟也可以作为一种用金钱来买卖的物品。

  郦羽转了一圈,没有找到自己要找的人,某种意义上,他倒是要松了口气。

  眼瞅着快了申时,他想着回船上前最好买点自己能吃的东西。过了康城,得再走整整六天的水路才能到下一个歇脚点。于是买了五个白面馒头让人用油纸包了起来。夏天东西容易腐坏,他也不敢买许多。又买了些白萝卜,看了一圈只有这玩意既好存放又可以生吃。

  郦羽拎着萝卜,怀里揣着白馒头,正准备回船时,在那街上走着走着就停了下来。

  他往回走了几步,最终在香粉摊子前停了下来。

  郦羽倒不是想看那些香粉,只因摊子上摆了面银盘似的银镜子,镜子映出了他的脸。

  ……他原本白皙的右脸,如今有一块拇指大的烧伤。已经结了痂,也不知掉痂之后到底会不会留下疤痕。

  铺子女老板见来了生意,一扭一扭地走过来,还见人说鬼话。

  “哎哟,公子!咱家还没见过你这么俊俏漂亮的公子呢!这香粉一抹,皮肤光滑如玉,你买回去,心上人见了还不得喜欢死了?”

  心上人是没有,但郦羽确实心动了。他实在是想遮一遮自己这伤疤……老板见他犹豫,便主动拿过一瓶香粉,就要涂在他脸上。就在此时,郦羽猛然看到,那银镜中闪过了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

  他一时半会愣在原地,因为虽觉得眼熟,可半天也想不起来那人是谁。老板已经擅自做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