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6书库>书库>其他小说>大宋道医> 1、眉山苏家

1、眉山苏家

>   苏洵虽日日好言宽慰程氏,但他心里其实也渴望能有子嗣,只不在程氏面前表现出来,免得妻子更加伤心难过。因此,苏洵只成日与一群豪侠往来厮混,试图在虚浮短暂的欢乐中麻痹丧女的伤痛。

  “娘子本就苦夏,近些时日都没怎么用饭。若叫阿郎知道,又要心疼了。”采莲继续苦口婆心地劝道。

  “我就是忍不住……东厢有活泼顽皮的大郎、二郎,还有可爱贴心的二娘、四娘,我膝下却一无所出。日日听着对面的欢声笑语,我这心里头——总是忍不住难过。若是我可怜的三娘、五娘没走……”程氏说着,想起早夭的女儿,眼里不由泛起泪花。

  “娘子,妇人生产,如过鬼门关,本就艰难。初生的幼儿体弱,冷了热了受风了,都容易生病。三娘、五娘的事,娘子莫要太过自责。”采莲动作轻柔地用帕子为程氏拭泪。

  主仆二人说话间,苏洵携着一卷画轴踏门而入,平日里稍显严肃板正的脸上,竟破天荒地显出喜意来。

  “慧娘,你快看看,我今日得了一件宝贝。”

  程氏正垂泪,陡然叫苏洵撞见,不免心慌,连忙抢过采莲手里的帕子,三除五下胡乱拭去眼泪,强笑着应道:“洵郎今日不是出城了么?怎地突然又回来了,可是遇到了什么事?”

  “这是怎么了?谁惹夫人伤心了?”苏洵敛起笑容,急走几步,上前将程氏揽入怀中,低声问道。

  “我没事,就是有风把沙子吹进眼睛里了,我缓一缓就好了”,程氏脸上飞过一抹羞意,轻轻推了推苏洵的胸膛,声音低得几不可闻,“采莲还在呢……”

  “慧娘再仔细看看,房里可只有你我二人。”苏洵的声音里含着隐隐的笑意。

  程氏抬眼一看,原来采莲早就十分有眼色地溜走了。

  “那丫头!”程氏一甩帕子,脸上飞红更甚。

  苏洵见程氏被哄好了,这才拿出一卷画轴,小心翼翼地展开,平铺于案上。

  画卷上,一人长须善目,背一竹筒,倒骑于白驴之上,四周云雾缭绕,恍若仙境。

  “这是——你方才所说的‘宝贝’?”程氏端详许久,不确定地问道。

  “没错。”苏洵颔首微笑,“今日进城,恰逢玉局观开市,观中有一家卜卦店,店内有一卜师,羽冠道袍,仙风道骨。我路过时,见那卜师对我微笑,心中忽有触动,冥冥中感应到那店中有一物在引我过去。等回过神来,我已在店中。”

  走进店中,苏洵一眼就被店内挂着的一副画像吸引住,无论如何也挪不开视线。那店中卜师名为‘无碍子’,主动向苏洵介绍,说那画中人是“张仙”,若买去供奉,有求必应。

  “所以你便将此画买下了?”程氏轻声问道。

  “没有。我嫌用那阿堵物买画太俗,便解下身上佩戴的玉环,与无碍子换了画像。”苏洵将画挂在房内最显眼处,还在画前摆了个哥釉小香炉,虔诚地供上了三柱香。

  “洵郎买画,是想求何愿?”程氏见状,不由好奇。

  苏洵回头,望着程氏,笑而不语,只徐步上前,携了程氏的手,引着她往内卧走去。

  程氏起初懵懵然,不明所以,等走至床前,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脸色爆红,掩面低声道:“外头天还亮着……”

  “慧娘难道不想么?”苏洵坐在床边,仰头问道。

  眉山县山清水秀,分外养人。若山水秀色有十分,那么眉山人得八分,剩下的两分,竟全归了苏家。因此,苏家人一向生得极好。公公苏序年近五十,须发仍墨。二伯苏涣温润儒雅,君子翩翩。苏洵平时虽不喜言笑,略显严肃,却也是眉目清俊,别有风骨。

  此时,苏洵穿着常服,面对自家夫人,软和了平日冷硬的脸部线条,目露期盼,倒真叫人招架不住。

  “随,随洵郎便是。”程氏声音渐低。

  红帘微动,窗外的榴花开得正盛,如火欲燃。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