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苏衡眨眨眼,这位尹判官也是很刚。求仁得仁,最后与范仲淹一同被贬出京去了。

  “那西京留守推官蔡襄还为此作了五首诗,名《四贤一不肖诗》,借以颂扬范公以及为范公进谏陈情的尹洙等人,斥责谄媚吕相支持贬谪范公的小人。这首诗传播甚广,就连那契丹的使臣也悄没声儿地买了诗作刊本,带回国偷偷品鉴。”

  苏衡听到前面还没什么反应,等听到契丹使臣那里,顿时啼笑皆非:“师傅,您也说是‘偷偷’,这么隐蔽的事情,您怎么知道?”

  “逍遥那老家伙说的呀。有个道士去了契丹幽州闲游,在那幽州馆内的墙壁上看到了那五首诗,回来就告诉了自家师叔师伯师兄师弟,一传十,十传百,就都知道了。”

  “……”苏衡叹为观止。

  昨夜听故事听得晚,苏衡睡得迟了,今日一早醒来,只觉得脑袋有些昏沉。

  “乖徒儿,要不你再睡一会儿。”贵生道人显然知道谁是造成苏衡熬夜的“罪魁祸首”,也不敢再折腾他了。

  “不用。我这就起了。”苏衡闭了闭眼,又揉了揉太阳穴,动作利落地掀被下床,“师傅,您今日不是与张知州有约,要与他商谈伤病营的事情吗?”

  贵生道人捊胡子的动作一顿,然后若无其事地缓缓点头:“……嗯,是的。”

  苏衡见状,心中了然。师傅,您果然忘了。

  “张知州忙得很,轻易不见外客。我们托熟悉的军头递话,好不容易才等到张知州同意接见。师傅,您可千万别迟到了。”苏衡不放心地叮嘱道。

  “我记着呢。忘不了!”贵生道人死鸭子嘴硬地摆摆手。

  第43章 第43章病营改造

  知州府内栽种了不少柏树,夏蝉隐匿其上,知知不休又旁若无人地发出恼人的鸣叫,聒噪得很,使得事忙的延州知州张存听得心头火气,烦躁更甚。

  “嘭”地一声扔下手中公文,张存眉头皱得死紧,语气森森地命令随侍的小厮:“把窗户关了,这蝉鸣怪闹心的。”

  “是。”侍从低眉敛目,恭恭敬敬地将窗户关严实,外头的蝉声一下子小了下去,朦朦胧胧地,只能依稀听到几声。

  张存的眉心刚舒展开,就有门吏前来禀报:“大人,唐大夫与他徒弟前来拜访,如今已在正厅候着。”

  “唐大夫?”张存揉了揉眉心,近来事多,全都堆到了一起等着他处理,他深感精力不足。最近见的人也多,竟一时没想起来“这个唐大夫”是谁。

  三川口大败,延州被围,因天降大雪才险之又险地保住了城池,延州包括主官在内的一应官员免不了被追责免职。张存正是在这时被朝廷任命,接了这个烫手山芋似的知州一职。延州城因经历战火,萧条一片,百废待兴,还有不时扰边的西夏军在北边虎视眈眈,张存自上任以来,每日都忙得焦头烂额。就连那窗外的夏蝉也被无辜地牵连,承受了一番张存的怒火。

  贵生道人带着苏衡来了知州府,下人很快奉上两盏清茶。贵生道人也没客气,在知州府内如在家中,半点也不拘束,听着窗外断断续续的蝉鸣,饮着热茶,倒是惬意得很。

  “唐大夫,实在抱歉,今日公务繁忙,故而来迟了些,让您久等了。”张存在下属的帮助下,终于记起自己几天前答应要接见延州军营里新来的一老一少两位郎中,连忙整理着装,款步去正厅迎客。

  贵生道人与苏衡见张存出来,忙放下茶盏起身行礼:“见过知州大人。”

  张存细细打量二人,见年长的这位须发皆白,羽冠鹤氅,仙风道骨,年少的那位相貌清俊,小小年纪却有着从容的气度与风骨,不由在心下暗自赞赏一番。

  “二位请起。边关的郎中一向紧缺,二位心怀天下,愿意冒险北上,为延州军士疗伤治病,本官不胜感激。”张存亲自扶起苏衡师徒。

  “听说,唐大夫有心接管伤病营,还想对其作些改变?”张存很快进入正题。

  “准确地说,整改伤病营是我徒儿的主意。衡儿,你来与知州大人细说。”贵生道人道。

  “是”,苏衡从容且清晰地阐述道,“回禀知州大人,自我们在营中行医以来,我就便留意到伤病营目前虽有掌事医官,但因为营中郎中紧缺,医官大多忙着为上层军官疗伤看病,甚少踏足伤病营。且伤病营并未配备看护的护工,营内伤兵既很难得到医官的治疗,又无法得到充足的照料。再者,伤病营内无人打扫,污秽满地,极易滋生疫病。恳请大人将伤病营交与我师徒二人管理,我们好着手整改营内卫生与医疗情况。”

  张存听了默然。伤病营的情况他也知道一些。军官们受了伤,都是回自己府邸延医治疗,居家养伤。最底层的兵卒们,若是亲人就在延州的倒还好一些,还能得亲人入营照顾,但大多数兵卒都是辞家万里来此行军打仗,孤苦无依,惟有依靠亲近的同袍在练兵之余来照料一二,但是这种照料远远不够。绝大多数人都只能留在伤病营捱日子等死。

  延州军营中,伤病营的位置就在乱葬岗不远处。这是因为大家都默认伤病营中得兵卒都是些救不回来的死人,日子到了断了气,便拉去乱葬岗埋了。这种情况并非延州如此,在军中其实很普遍。因此,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伤病营,甚至还劳心劳力地想做些改变。

  “军中人人都嫌伤病营的活计腌臜,无人乐意去清扫。而且伤病营中的确容易爆发疫病,之前就曾发生过负责清扫营中污物的士卒不慎染上疫病,药石无医,最后只能用裹尸布裹了,埋到乱葬岗的惨痛案例。如今军中人人都对伤病营避而远之,就算两位有心接管,怕也是无人可用,心有余而力不足。”张存不看好地摇头。

  “不怕无人用,老道我已有良策。只需知州大人答应给那些愿意来伤病营干活的人管饭就成。”贵生道人习惯性地摸起了他的白胡子。

  “哦?不知唐大夫有何良策。”张存挑眉,来了兴趣。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