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sp; “城中乞儿甚多,衣不蔽体,食不饱腹,不如将他们招作民夫,每日供给三餐,命他们为伤病营做事,既安置了城中乞儿,又有人力照料军中的伤员,一举两得。”贵生道人缓缓道。

  张存闻言,面有愧色:“战火频仍,苦了百姓。在本官治下,延州城迟迟未能从兵戈余烬中恢复,不少平头百姓的家财毁于战火,落得个乞讨为生的下场,这是本官之过。”

  最终,张存还是同意了苏衡师徒接管伤病营的请求。两人得了知州的首肯,终于可以开始着手改造伤病营。

  “师傅,您对这位知州大人了解几分?方才与他交谈,瞧着倒是位心怀百姓的好官。”苏衡与贵生道人乘马车离开了知州府。在车厢里,苏衡问道。

  “你问这位张知州啊——”贵生道人一进车厢骨头便软了下来,斜斜地倚着厢壁,毫无仪态可言。方才在知州府端着讲话可累死他了。

  “这位知州大人自上任以来,倒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只是,延州年初刚经历了战火,元气大伤,须得好好休养生息,方能恢复过来。西夏大军尚在北边虎视眈眈,这位张知州临危受命,想来定然压力重重,卧枕难安,也是极不容易。”贵生道人伸出左腿,示意坐在他左边的苏衡帮忙捶捶。

  苏衡对此早已习惯,好脾气地替他捶打起来。他师傅每次装完一波得道高人,就得躺着缓上至少一个时辰。

  贵生道人被自家乖巧懂事的小徒弟伺候得舒坦,继续说道:“这位张知州还是个忠直敢言之人。三川口一战,儒将刘平奋勇杀敌,兵败被俘。反观都监黄德和,不仅临阵脱逃,还厚颜无耻地倒打一耙,诬陷刘平降敌,险些铸成一桩冤案。当时,正是这位张知州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刘平辩言。朝廷派文彦博调查此事,最终真相大白,刘平得以沉冤昭雪,黄德和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腰斩示众。”

  “原来还有这么一桩公案。”苏衡心中对延州的这位知州大人,顿时升起了几分敬佩之情。

  “地上的秽物必须每日清扫干净,保持营房的整洁。尤其要注意洒落地上的吃食一定要及时处理掉,否则又会惹得老鼠蟑螂在里头筑巢抱窝。”苏衡板起小脸,指挥起民夫来有模有样的。

  “甲一,你负责天字一号至天字十号床,甲二,你负责天字十一号至天字二十号床……丁四,你负责黄字五号至十五号床。”为了方便分工也方便记忆,苏衡以甲乙丙丁打头,一二三四五的数字作区分,给这些摇身一变成军营民夫的前乞儿们都编了号。

  伤病营里头全是大通铺,每条通铺上的每个铺位苏衡也给编上了编号,以天地玄黄打头,按照一二三四的数字排好。原本有些像无头苍蝇到处乱飞,这边扫一扫,那边擦一擦的民夫们一下子明晰了分工,再也没有出现两位民夫先后为同一名伤兵更换绷带的乌龙事件。

  原本的伤病营长时间无人打扫,满地污秽。地上除了脓血、呕吐物、还有残留着血迹的废弃的绷带,细看那上边的血迹早已发暗。偌大的营房里弥散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恶心气味,那是伤口腐烂发臭的味道。若是在夜幕降临,灯火昏暗的时分走进营房,还有可能一不小心一脚踩到死老鼠。

  伤卒们神情麻木,面容呆滞地躺卧在通铺上,耳边充斥的是一阵阵哀嚎与疼痛难忍的梦中呻吟。夜风从离伤病营不远处的乱葬岗呼啸而来,营房里瞬间涌进一股杂糅着死亡、孤苦与绝望的气息。

  而这一切,在苏衡试图接管伤病营后都消失无踪。苏衡领着民夫们每日清扫营房,地上的污秽被清扫一空,被石灰界过的黄土地面终于重见天日,营房内的空气也变得清新。民夫们还按照苏衡的吩咐,及时换洗脏污的床单被褥,伤卒们再也不用盖着脏臭的被子入睡。

  医官们几个月不踏足伤病营一次,受伤的士卒哪里等得到医官来为自己处理伤口,只好让亲近的同伴为自己包扎。但兵士们又不懂专业的包扎手法,绷带绑得乱七八糟的,根本不利于止血与伤口的恢复。苏衡随手挑选了

  一位伤卒,为他拆开绷带,那鲜血就直往外冒,简直就是无效包扎。

  为此,苏衡极有耐心地培训民夫们学会最简单的包扎手法,先用盐水为受伤士卒们清洗伤口,再撒上营内提供的金疮药,最后用干净的细麻布为他们重新包扎。

  “这些麻布绷带必须用开水煮过,晾在太阳底下晒过之后才能重复使用。不要再出现把地上的绑带捡起来随意过一过水,洗掉血迹就用的情况。”苏衡严肃地叮嘱道。

  “是,我们晓得了。”民夫们纷纷点头。

  贵生道人放手由苏衡指挥、培训这些民夫,偶尔也会在旁指点一两句。在苏衡师徒的努力下,不到两日,整个伤病营就从上到下,由外而内地变换了一番全新模样。

  于是,从泾原路策马归来的狄青一进伤病营,就惊愕地睁大了眼。

  “这是伤病营?”

  第44章 第44章点穴麻醉

  “狄指使,这伤病营的情况可比你先前与老夫所言的好多了。”一位身着灰袍皂鞋,留着一把山羊银须的医官从狄青身后转出来。

  “蔺大夫,狄某可没哄骗您。我离开延州前,伤病营还不是如今这般模样。”狄青随手招了一个军头过来察问具体情况。

  “回禀指使,这伤病营如今面貌一新,全是唐大夫与苏小大夫的功劳。”那军头肤色黝黑,说话时露出一口大白牙,在日光下有些晃眼,正是那位号称“延州包打听”的韩军头。

  “营中何时又来了两名大夫?他们可是陕西一带有名的游方郎中?可仔细探查过他的身份?”狄青蹙起一双剑眉,延州乃边关重镇,进出城门的人都需要被搜身盘问,更何况是机要的军营。若是盘查得不仔细,教那些西夏奸细混了进来,那便是引狼入室了。

  “指使放心,唐大夫不是生人,他是一名云游四方,到处行医的道士,道号“贵生”,在中原颇有名气。此前也曾在边关一带行过医,营中不少老人都曾被他治过伤,救过命。此番前来,亦是听闻边关告急,郎中稀缺,这才一路北上,前来支援。”韩军头毕恭毕敬地应道。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