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嗯!”苏辙很快就被哄好了,乖乖软软地点头。
肥美的螃蟹买到手,采莲又带着几人去了她常光顾的几个摊子,做菜的食材与时令瓜果,很快便采买齐了。几人便慢慢沿着长街往会仙楼的方向走去。
“阿娘,要不还是买这盆桃花菊吧。家里已经有黄色和白色的菊花了,粉色的却没有。”
“可这盆金盏银台品相上佳,也很不错呢。要不,再买一盆这个?”
“阿娘,这金盏银台好看是好看,可也太贵了,都能买三盆桃花菊了。”
“说的也是……”
苏轼四人行至一家花铺,隐约听见里头传出熟悉的声音。循声一看,果然是程氏母女还店内选花。
“阿娘,阿姐,你们还没决定要买什么花吗?我们又是买螃蟹又是买鸡鸭鱼肉蔬菜瓜果的,居然还比你们更快买好。”苏轼大为不解,买花而已,需要这
么纠结的吗?
“你懂什么。这里的菊花少说也有三四十种,而且就算是同品类的菊花,每一盆的品相都不一样。重阳节的重头戏就是赏菊,我们自然要精挑细选了。”苏轸理直气壮地说。
好吧……反正来都来了,那边一起看看。苏轼牵着苏辙走进这家花铺。
程氏与苏轸挑选了半天,统共筛选出四盆。两人正在纠结,到底要买哪一盆。苏轼低头看去,那四盆菊花颜色各异,有粉的、黄的还有白的,有单色的也有双色的。
“掌柜叔叔,这些花都叫什么名字?”苏轼看不懂,直接求助花铺掌柜。
“这位小郎君,你看这盆粉色的是桃花菊,清新甜美,最讨小娘子们的喜欢。这盆黄色的是金铃菊,花朵圆滚可爱。这盆纯白的是喜容菊,纯洁典雅。至于这盆花朵硕大,色白心黄的叫‘金盏银台’,是本店的镇店之宝!”花铺掌柜笑眯眯地介绍道。
“这盆镇店之宝确实好看,小兔子,你说是不是呀?”苏轼低头问苏辙。
“嗯!好看!”苏辙很是配合地点了一下头。
“阿娘,咱们就买这盆金盏银台吧,养在家里好看。等阿兄回来,他也能看到了。”苏轼望着程氏提议道。
提起苏衡,思及今年重阳家里少了一人,程氏母女都默了一瞬。
“好,就买这盆。还有这桃花菊也包起来,我们两盆都要了!”程氏最终拍板决定道。
会仙酒楼外,苏洵提着一坛菊花茱萸酒等得花都要谢了,才看见他的娘子孩子与婢子们款款而来的身影。
“你们可算来了,再迟些,这会仙楼的酒旗都要卸下了。”苏洵话音刚落,就有一名会仙楼的伙计走了出来,把那写着“醉仙”二字的酒旗一把扯了下来。
“……”苏洵望着会仙楼外空荡荡的旗竿子,陷入沉默。那旗竿子在八月中秋时已重新上了漆,现在看着颜色依旧鲜亮。
这还不到中午呢,会仙楼的酒就已经售空了?
“选花耽误了一些时间,我们这便回去吧。”程氏温声细语地解释道。
等苏家一行人回到纱縠行苏宅,发现今日还有一份巨大的惊喜在等着他们——延州来信了。
“是阿兄的信!给我给我,我要第一个看!”苏轼蹦得老高,伸手去够苏洵手里的信件。
“急什么,去屋里坐下,大家一起看。”长子来信,苏洵也高兴得很,只是顾着自己身为一家之主的面子,努力地又往下压了压嘴角。
“那阿父您还站着做什么,快进屋呀!”苏轼快急死了,他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兄长给他的回信,半刻也等不及。阿父,速速!
第52章 第52章贼船难下
“七月初七,邻家狄夫人生一女,从其母姓。八娘见之,定然欢喜。”苏轼读着苏衡的回信,面容逐渐扭曲。
“不就是一个小女娃,有什么好稀罕的!阿兄居然还给她送了亲手做的安眠香囊!”嫉妒使苏轼面目全非。
“你吼那么大声做什么。阿兄不是也给我们每人都做了一枚香囊,托人随信送来了吗?这小香囊里头放的都是草药吧?闻着怪香的,味道让人很舒服。”苏轸把玩着属于她的那枚安眠香囊,很是爱不释手。
“可是那个女娃娃拿到了阿兄做的第一枚香囊!我这个都不知道是第几枚了,哼!”苏轼心里酸得不行。
“那也没法子,谁让阿兄现在身在延州,与眉山隔着千山万水呢。再说了,人家女娃娃也招你惹你了。我倒是想要一个香香软软的妹妹呢,可惜——”可惜总不能如愿。苏轸倒是对苏衡信中提到的女娃娃生了几分兴趣。女娃娃抱起来一定软乎乎的吧,要是再长大些,还能给她编辫子,带着她一起用凤仙花染指甲呢。
“可惜什么?你有我和小兔子两个弟弟还不够吗?”苏轼没好气地说。
“你们又不能陪我穿小裙子编小辫子还有染花指甲,小兔子倒是很乖巧,但你——”苏轸略略嫌弃的撇撇嘴,“你还老同我吵架斗嘴呢。如果是可爱的妹妹,一定不会这样。”
苏轼顿时感觉自己兄不疼姐不爱的,生而为男子难道还是他的错么?阿姐重女轻男就算了,就连阿兄也被邻家女娃娃迷了眼,一点都不记挂他这个亲弟弟!
“嗯?这是什么?”采莲翻出了一个侧面很薄但正面却不小的包裹。
苏衡托人带回了书信和一个大包裹,里头除了他亲手做的安眠香囊,还有延州的土特产。青枝拆包裹的时候拆得不仔细,最底下还有一个用细麻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裹。若不是采莲抱起这堆包裹布时觉得手感不对劲,又仔细地翻看了一遍,那最底下的细麻包裹差点就被当作垃圾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