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 14 章

种药材的份上,对他略施援手。

  那现在这样不求任何回报地帮他分析利弊,给他做职业规划又是为什么?

  姜辛夷顿了顿:“你就当我是提前投资,等你以后发达了,带带我的家人。”

  “这样啊。”

  徐鹿鸣想到姜家三代都不能科举,而他们又没有军中的路子,想在这个世界走出一条道来,无疑是很困难的。选他这个带金手指的穿越者投资,的确是个不错的想法。

  可徐鹿鸣不知为何竟有点失落,他希望姜辛夷说点不一样的,比如,我们都是老乡,我不帮你帮谁,这种不掺杂任何利益,还带点儿亲密关系,待他与旁人不同的话。

  但这个想法仅仅只是在徐鹿鸣脑海里过了一遍,就觉得自己有点厚颜无耻,莫说他们穿越前压根不认识,就算认识,他也不能要求姜辛夷不求回报地为他付出吧。

  徐鹿鸣走后,姜辛夷一个人又枯坐许久,他也没想通,自己为何对徐鹿鸣格外宽容,甚至不求回报地为他出谋划策。

  思来想去,就找出一个原因,顺眼吧。

  “……”

  姜家的水田有十亩,在这个依山傍水的乡村,不算多但也不少,姜大年夫妻俩需要忙活不少日子才能忙完。

  徐鹿鸣看不过去,也去帮着插了好些日子的秧,顺便弄了不少秧苗进空间。

  空间里没有水,而且徐鹿鸣也不想把空间弄得水哒哒的,这些秧苗就被他随意种在地上,撒了些灵泉,没想到竟真的能长。

  徐鹿鸣用这个法子种了一茬又一茬的水稻,毕竟姜辛夷给他的职业规划第一条就是要有钱有粮。

  但粮食种多了,空间里的稻秆和麦秆急速增长,由于这些秸秆吸收了太多的灵泉,极容易遭虫子啃食,他又不敢把这些秸秆随意丢出空间,只能求助姜辛夷。

  姜辛夷几乎没有思考的,就给他写了两个方子,一个秸秆造纸,一个秸秆酿酒,让他拿去自己研究。

  徐鹿鸣在研究这两样时,也不忘把姜辛夷要的蜂蜜面包给烤出来。

  现在的福利院跟以前的福利院不一样了,以前的福利院只管孩子们的吃喝,徐鹿鸣住的那个福利院在市区,每周都有热心市民过来慰问,他们这些孩子没什么才艺的就自己做一些面包,饼干之类的小东西回馈。

  徐鹿鸣对做烤面包之类的活驾轻就熟,都没砌烤面包的泥窑,仅用灶台就做出一锅蓬松的蒸面包来。

  出锅时的香味不仅惹得给他烧火的姜紫芙踮起脚尖,眼睛直往锅里钻,也惹得农闲下来,来姜家串门,瞧瞧姜家“劳斯莱斯”的村里人不住地咽着口水问赵二娘:“二娘,你家小徐这是在做甚,咋恁香哩。”

  赵二娘摇头:“我也不知。”

  自徐鹿鸣来了他们家后,她这个掌勺娘子就没了用武之地,只要徐鹿鸣有空,就会钻在灶房里研究吃食。

  热心又八卦的金娘子蹭了蹭赵二娘:“大年嫂子,不是我说,小徐这孩子可真不错,木兰年纪也不小了,你们可抓点紧。”

  赵二娘刚想问抓紧什么?

  那边徐鹿鸣将刚出炉的蜂蜜蛋糕切了块给姜辛夷和姜紫芙,便对这边招呼:“婶婶们也过来尝尝味道吧。”

  “欸,好,那就谢谢小徐了。”金娘子一行人咽口水都快咽痛喉咙了,听到徐鹿鸣这话,忙高兴地过去,一人拿了一小块蜂蜜蛋糕。

  “哎哟,这糕点竟能做得这般绵软。”大家咬了一口,全都被这种香甜可口,入口即化的蛋糕,惊艳得不行,纷纷夸赞徐鹿鸣,“小徐你可真是能干,下得了地,也干得了灶头的活,大年两口子真是慧眼如珠,早早地把木兰许给你了。”

  婶婶们左一句右一句地夸着徐鹿鸣,把徐鹿鸣的脸都给夸红了,见锅里蒸膨胀的蜂蜜蛋糕才下去一点点,便又一人切了一块:“婶婶们可别夸了,都带点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吧。”

  一句话倒把婶子们给弄得不好意思了,这糕点一看就是用糖油和面粉做出来的金贵物,她们尝个味就不错了,哪能连吃带拿呢。

  徐鹿鸣不管那么多,他在这村里躲着,官差来的时候,全村人都给他打过掩护,一点蜂蜜蛋糕罢了,他还是给的起的,强行给每个人都塞了块。

  金娘子瞧着手里巴掌大还挺厚实的糕点,想到徐鹿鸣做这么多都是为了求娶姜辛夷,而小徐来他们村这么久,姜家连个婚期都没定下,拿人手短地从中推了一把。

  走的时候,大声向赵二娘说道:“大年嫂子,你看小徐多好一孩子,又是千里迢迢来下聘,又是给你家买牛的,你和大年哥是不是该商量商量两孩子的婚期了。”

  其他拿了蛋糕的人听到金娘子这话,也纷纷劝道:“是啊,二娘,女大当婚男大当嫁,你们再舍不得木兰,也不能留一辈子,你看看小徐巴巴地为木兰做多少了,可不能让小徐再这样等下去了!”

  成过婚的婶子说话就是荤素不忌,就差没把徐鹿鸣等不及要洞房的话给说出口了,羞得徐鹿鸣直往姜辛夷的药房躲。

  在药房里慢条斯理地吃着蛋糕喝着茶的姜辛夷瞧见徐鹿鸣这副囧样,打趣他:“怎么,不想和我‘成婚’啊。”

  “怎么可能!”徐鹿鸣脸色更烫了。

  在姜家住下来的时候,姜辛夷就跟徐鹿鸣说了,他们需要拜个假堂。徐鹿鸣既然答应了,定然不会临时反悔。

  只是每个人都来打趣他,他委实招架不住。他到现在还没有谈过恋爱,就对他说出那种话,真的合适吗?

  但可惜这个堂他们还是没有拜成,在赵二娘答应村里人,这几天就挑日子的时候,村里来了个不速之客。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