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田契到手

  达莉亚奶奶此时已经回到了家中,此时外边的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她动作缓慢的摸到了床边,从床底下拖出了一个旧木箱。

  小小的房间里一片漆黑,她凭感觉打开了木箱,一顿翻找在里面摸出了半根蜡烛。

  凭借着记忆她来到了桌前,拿出火柴点燃了这根比她小儿子年纪都大的老蜡烛。

  昏黄的灯光照亮了逼仄矮小的屋子,也照亮了她满是皱纹的脸。

  当年她丈夫陪庄园少主打猎的时候帮忙围赶了一头母鹿,打到猎物公子一高兴赏了他一笔小钱。

  然后拿到钱的,那位冤家也不干别的当天就骗自己说有事跑到了城里去,买了一把木梳子和一大块红布回来。

  这根蜡烛就是杂货店的老板说退不开钱拿来充数的。

  当时在听到这套说辞的时候,达莉亚奶奶还一直埋怨她丈夫不懂得讨价还价,一个杂货店老板怎么可能没有零钱,那家伙就是看他们是乡下人想要占他们便宜。

  但不管达莉亚奶奶如何说教,她丈夫也只是一个劲傻呵呵地站在那笑着,盯着她的那一双眼睛啊都快变得像柳叶一样弯了。

  这么多年了,当年的红布早就被她改做成了一件套头衫,穿在了老头身上,后来又过继给了自己的大儿子。

  但唯独半根蜡烛她一直不舍得点燃。

  尽管这可能是因为她们家穷,不敢随意点蜡烛浪费。

  当然也可能是他们没那个需求,到晚上了看不看得见这日子都能将就过下去。

  但从达莉亚奶奶现在的表情来看,最终的答案可能另有原因。

  尘封多年的老蜡烛,时不时会在烛芯爆出一粒火星。

  达莉亚奶奶哆嗦着从衣襟里摸出一张对折的纸片,她们家里连个木制的烛台都没有,已经包浆的木桌子上已经开始滴落点点白花。

  闪烁的烛光是黑暗中唯一的希望,倒映在了老奶奶的瞳孔之中。

  达莉亚奶奶眯着眼睛看向了这一份刚刚领到的田契,上面写好了自己和亡夫的名字。

  户主:瓦西里·泽姆林科、达莉亚·泽姆林科(妻子);

  身份:自由民;

  田地位置:科尔金村西北侧山脚旱田15亩;

  …………

  ……

  这份田契后边还有着很多信息,包括作为她们继承人的两个儿子,上一任户主的名字,经办人、中间人、认证官,以及具体的土地所有权行政编号都应有尽有。

  但是当看到瓦西里·泽姆林科这个名字的时候,达莉亚奶奶已经是泪眼盈眶了。

  她颤抖着抚摸着上面的那个名字,轻声哽咽道:

  “瓦夏……我们有自己的田了,两个娃娃再也不用像你那样累死了。”

  回想着自己已故的老伴,达莉亚奶奶的眼泪就再也止不住了,簌簌地就流淌了下来。

  她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在丈夫死后一个人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将两个男孩给抚养成人。

  这么多年了她只在自己丈夫的葬礼上哭过,沉重的工作没有让她垮下,艰苦的生活没有让她屈服。

  但就是一张做旧的小纸片却让她几乎快流干了自己的眼泪。

  因为这一张小小的纸片不仅代表了她们一家苦难的结束,也同样昭示着一个希望的到来。

  革命军不是简单地发了一张随手写的田契,这上面的每一个细节上都照搬了帝国制式文件该有的规格,就连是上边的认证官都考究到了当年奥尔加格勒在其位的那个人。

  上面盖着最大的那个红色印章赫然写着赫恩-霍夫伯国内务院户籍管理所的几个字样,另一个小一点的则是代表着奥尔加格勒市议所。

  可以说哪怕是的本地最权威税务官来了,也没法分辨这张田契的真假。

  毕竟这张田契本来就是革命军用格林尼亚那边专业印刷厂弄出来的,从规格到用料保证和伯国这边的产品如出一辙。

  只要之后再往奥尔加格勒那边的市议所的档案室塞几卷档案进去,这封田契的真实性就毋庸置疑了。

  至于之前那什么莫金庄园,革命军已经向村民们保证过了,庄园他们会帮着拆掉,档案和债务他们会帮着销毁。

  庄园原本的主人嘛……革命军哪怕是忘了,本地的村民们也一定会想办法弄死他们!

  革命军在沃尔夫格勒没有积累多少理工方向的人才,毕竟希德罗斯是殖民地,这里的大学生最多的就是学文法的。

  但是在其他方向上的人才,他们倒是找到了不少。

  这次的田契制作方式就是一个精通假证的前秋鸦党成员提出的。

  在得到叶格林的同意之后这位假证大师立即回了一趟沃尔夫格勒召集来了一批好手,他们和格林尼亚印刷厂的工人们交流了一番意见之后就确定了具体的参数。

  为了做戏做成真,他们不仅做好了这一代人的田契,就连农奴手上的田契是从谁那里继承来的他们都一口气做了四代,最多的那一份还往上推了八代。

  当然这个八代的不是因为时间长,而是这户人家有点背一直绝户,一直被旁人继承。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