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6书库>书库>其他小说>农门娇女:空间五夫宠不停> 第428章 战神的英勇(百战百胜)

第428章 战神的英勇(百战百胜)

  归墟境的演武场中央,一块刻满战纹的"镇岳石"突然震颤,石上的纹路亮起金光,映出无数冲锋的身影:有人执星砂校准战阵的方位,有人挥战气劈开敌军的壁垒,有人携药香救治阵前的伤员,有人引兽魂助战阵的威势,有人执笔墨记录胜败的真谛——最后所有身影都凝作六人的模样:谢无咎的星砂在阵前标出"天时",楚临风的战气在阵中筑起"铁壁",苏玉瑾的药香在阵后化作"生机",萧战的兽魂在阵侧掀起"狂澜",沈墨书的笔墨在阵心写下"止战",姜暖的星核让每道战纹都裹着"护生"的暖意。金光散去时,演武场的地面裂开无数细小的战纹,竟在石缝中长出了带刺的"守护花",仿佛战神的意志正顺着根须,扎进归墟的每寸土地。

  "英勇从不是好战的凶蛮。"姜暖抚过镇岳石上的战纹,指尖与金光交融处泛起涟漪,"是谢无咎算得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时机,楚临风守得住'护身后苍生'的底线,苏玉瑾救得了'敌我双方'的伤员,萧战聚得起'生灵共抗'的威势,沈墨书写得清'胜败皆为护生'的真谛——而我们把'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杀'的道理,活成了刀光剑影里的温柔,这才叫百战百胜。"

  星砂校准的战阵:天时地利里的不战之智

  镇岳石的第一道金光化作星图,谢无咎站在演武场的望敌台,指尖星砂漫卷,在虚空画出"攻守时机图"。敌军来犯时,星砂在他们必经的山道上标出"暴雨"的预警,楚临风便引战气在山道旁筑堤,让暴雨化作山洪,逼得敌军不战而退;粮草不济时,星砂在敌军后方标出"粮仓"的位置,沈墨书则修书一封:"归墟的谷米够分,何苦饿肚子打仗",敌军将领看着星砂标注的"归墟粮田丰饶"的幻影,默默拔营而去。

  "战神的英勇,先赢在'让战争打不起来'。"谢无咎的星图里,藏着最通透的战理:"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有年域外的"黑甲族"举兵来犯,号称"三日踏平归墟",谷民们人心惶惶。谢无咎却让楚临风按兵不动,只在黑甲族的营地上空,用星砂画出归墟老弱妇孺耕种的画面——画面里,孩童们正把刚结的果子,往黑甲族俘虏的手里塞(那些俘虏是先前小规模冲突中被俘,归墟待他们如客)。

  "他们来打仗,是以为我们会像他们一样,抢粮、杀人、烧屋。"谢无咎看着星砂画面里,黑甲族士兵的眼神从凶狠变成犹豫,"可我们让他们看见,归墟的日子不是靠抢来的,是靠种出来的;我们的刀不是用来杀人的,是用来护苗的——这比任何战气都管用。"三日后,黑甲族首领单骑来降,说星砂画里的一个细节打动了他:有个归墟的老婆婆,正给受伤的黑甲族俘虏喂药,动作像在照顾自己的孙儿。

  沈墨书在《战神策》里写:"谢郎星砂,不是催战的鼓,是止戈的弦。"他曾见谢无咎在星图旁补画小像:楚临风挥剑时,剑尖总对着天空而非敌人;苏玉瑾的药杵旁,放着敌我双方的伤药;笔尖的墨晕染开来,竟在纸上长出了"止战草"——那草只在和平的土地上生长,刀光剑影里会自动枯萎。

  战气筑起的防线:刀光里的护生底线

  第二道金光化作战气战阵,楚临风的战气在演武场织成"护民阵",阵纹的每个节点都藏着温柔的决绝:对着归墟的一侧,战气化作柔软的光墙,连孩童的纸鸢都能穿过;对着来敌的一侧,战气凝成锋利的荆棘,却只伤兵器不伤皮肉;阵心处留着片开阔地,苏玉瑾的药庐就设在这里,无论敌我伤员,都能得到救治。

  "战神的英勇,藏在'刀再利,也不斩降者'的底线里。"楚临风教新兵练战时,总让他们先学"收势":"出剑要快,收剑要稳,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手,比知道怎么杀人更重要。"有次归墟与"赤羽族"交战,赤羽族的少主被楚临风的战气困住,却仍挥刀顽抗,楚临风没伤他,反倒用战气在他刀上画出归墟的田垄:"你看,这地里的庄稼能喂饱你我族人,你的刀砍得断禾苗,却砍不断饿肚子的根——何不一起种地?"

  演武场的"止战碑"上,刻着楚临风的战气所化的誓言:"战气为盾,护归墟草木;战刀为犁,耕和平土地。"有个刚失去兄长的新兵,总想在战场上"杀够本",楚临风便带他去看苏玉瑾的药庐——那里躺着个失去右腿的赤羽族士兵,正用战气帮归墟的孩童削木剑。"你兄长的死,是为了让更多人活,不是让你把更多人拖进坟里。"楚临风的战气在新兵的剑上画了朵花,"这剑能护人,就别用来害人。"

  归墟的战旗很特别,旗面一半是楚临风的战气所化的"盾",一半是姜暖的星核所化的"光"。敌军远远望见这面旗,就知道归墟"不主动挑事,但也不怕事":旗面发光时,是在说"有话好好说";旗面泛冷时,是在表"再逼就还手"。有次战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旗尖的光却始终照着归墟的方向,像在告诉每个战士:"你们的身后,是要守护的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药香弥漫的战场:伤患前的敌我无别

  第三道金光飘出药香,苏玉瑾的"救死营"就设在战阵的最前沿,营里的"续命丹"从不分敌我:归墟的士兵吃了,伤口会快速结痂;敌军的伤员服下,戾气会渐渐消散。药炉里总煮着"平气汤",汤香能让狂躁的士兵平静,让胆怯的士兵生出勇气——这勇气不是好战的凶勇,是"活下去"的坚韧。

  "战神的英勇,显在'见伤就得救'的慈悲里。"苏玉瑾给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