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6书库>书库>其他小说>如懿传之奇迹婉婉上位记> 第1020章 母慈子孝

第1020章 母慈子孝

  嬿婉还没张口,却见永琰身边的小路子急急来报,见着舒贵太妃和慧贵太妃先是一愣,面上就翻出些难色来。

  舒贵太妃先反应过来要起身去更衣避嫌,却被嬿婉拉住了,对着小路子道:“此间并无外人,没什么不可说的。”

  小路子低头应是,再抬起头就已经是满脸哀色道:“太上皇后娘娘,太皇太后薨了。”

  这事儿虽在意料之中,但如此突兀地知晓,还是叫人心头一惊,嬿婉与曦月、意欢对视一眼,起身镇定道:“本宫知晓了,太皇太后病逝在五台山,并不在京中,入关以来并无此先例。国丧该如何举办,皇上还要和前朝大臣们拿个章程出来。”

  永琰早知太皇太后会病逝在外,想来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嬿婉倒还不算担心。

  她顿了顿,又道:“后宫之事皆有本宫担着,皇后处本宫也会看顾着,叫皇上不必挂心。”

  小路子连忙应是,回禀道:“正经上奏的折子还在途中,恐怕还要个一两日才能送到,如今是端淑长公主先八百里加急暗中递的消息,并无旁人知晓。皇上让奴才先跟娘娘这里通个气儿,好事先有个防备。”

  “皇上已经令定郡王和循郡王前往五台山了。名义上是太皇太后因着病重久久不得归京,连去接太皇太后回京的端淑长公主也在五台山脱不得身,皇上担忧太皇太后病情,便令两位王爷领着太医去探病太皇太后。实际上则是令两位王爷扶太皇太后灵柩回京。”

  太皇太后病逝在外已经是本朝前所未有之事了,若是只有端淑长公主一位皇家人扶柩回京到底是不妥,身边还是有旁的小辈为好。

  定郡王是大阿哥,循郡王是三阿哥,皇帝派出的是年长的两位皇子,嬿婉含笑道:“皇帝心中有数,本宫便放心了。”

  太皇太后这位横跨三朝、继孝庄皇太后之后大清第二位太皇太后终究走到了她故事的末尾。

  她的阴谋算计,她的狠心毒辣,她的为母之心,都随着尘归尘、土归土而万事成空。

  她在先帝一朝宠冠后宫,压得后宫粉黛无颜色,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却在最接近荣耀和胜利的时候被先帝远嫁长女的决定狠狠地中伤了一道。

  而在太上皇这朝,她又因为远嫁的端淑长公主和手中紧抓着的权利与养子互相防备忌惮,甚至于最后反目成仇,恐怕也没几日安寝的日子好过。

  可能于她而言,为数不多的不用算计、不用防备、夜里可以安眠的日子,恐怕竟是在她人生的最后一段旅途之中。她心心念念半辈子的长女日日陪在她身边,朝夕相伴,不曾远离。

  只是算算日子,端淑长公主陪伴在太皇太后身边将将百日。

  嬿婉心中有些许感慨。

  她于太后并无同情,太后的心太小,小得只能放下她的两个女儿,而视旁人如草芥,但对端淑长公主却唯有叹息了。

  半生的举目无亲和担惊受怕,终于重回京城,却又和额娘分隔两地,不得相见。

  端淑长公主回京之后自是不可能不和太上皇提出要往五台山去的,只要能与太皇太后相见,她宁可带着苏赫一同生活在五台山上,即便是远离红尘浮华和富贵权柄,她也在所不惜。

  只是太上皇不肯。

  不得见最爱的长女也是太上皇对太皇太后的惩罚手段之一,他自然是不肯的。

  所以端淑长公主只能困守京中,尽力与嬿婉和慧贵太妃等人较好,尽力周全四公主和五公主的婚事。

  舒贵太妃闭门不出,她就小心照拂七阿哥永琪,在永琪请立胡芸角为侧福晋时帮着进言说话。玫太妃对当年之事心存芥蒂,待她客气而疏远,她便替玫太妃寻访名贵的月琴,在太上皇不满十二阿哥学业进度慢时帮着劝慰开脱。

  她尽力弥补着太皇太后当年造成的伤害,又小心为太皇太后寻觅一条生路。

  端淑长公主做了许多事儿,可没有挽留住她最想留下的人。

  嬿婉微微蹙眉道:“也不晓得端淑长公主现下如何了?”

  端淑长公主陪伴照料太皇太后,自然不会如宫中的妃嫔和阿哥公主们对太上皇一般冷眼旁观着,少不得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可是照顾重病在床的病患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如今又增添了丧母之痛,端淑长公主哪怕正在不惑盛年,恐怕身子也未必吃得消了。

  慧贵太妃揽住嬿婉的肩膀,轻声道:“放心吧,永璋会照顾端淑长公主的。”

  她教养出来的儿子,待亲人最是温和体贴。尤其是端淑长公主对璟宁的婚事十二分的尽心尽力,永璋不知她和太皇太后从前的旧事,作为哥哥只有心中感激的,如今自然会投桃报李,好好照顾端淑姑姑。她这点儿自信还是有的。

  嬿婉将手搭在曦月的手上,对她笑笑道:“大阿哥和三阿哥都是好孩子,他们过去,我又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她抿了一下唇,又揉了揉眉心道:“只是太皇太后病逝,这样大的事少不得还是要告诉太上皇知晓,可太上皇这身子骨若是再受了刺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飞快地开始思索,太上皇若是驾崩在此时于永琰、于她而言是不是最佳选择。

  太上皇卧病几月,身子已经是强弩之末,恐怕再受不起任何刺激了。

  意欢眉尾微微挑起挑,轻哂了一声,等来报信的小路子下去了才撇撇唇道:“这不就是太上皇所求的吗?他若是知晓了,还不知道会有多痛快多欢喜,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都指不定。”

  这对儿天家母子就是这样母不母,子不子的,才祸害了她们这一圈人进去。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