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众人来贺

  跟周督帅道别后

  许平安出了丰林县城,走了不到半天路,老远就瞧见东河堡了。

  对他来说,这儿就是家了。

  隔着老远,许平安就看见几个窈窕身影在路边张望——正是家里那几个姑娘。

  她们早几天就收到信儿,知道许平安这几天要回来。

  木婉容带着姐妹们天天在这儿守着,今天总算盼到自家郎君骑马归来的身影。

  许平安脸上绽开笑容,策马来到姑娘们跟前。刚翻身下马,姑娘们就围了上来,跟着木婉容齐刷刷行了个礼。

  “奴…………奴家恭迎郎君。”

  木婉容话没说完就哭成了泪人,一头扑进许平安怀里,“郎君可算回来了,呜呜……………………”

  看着怀里梨花带雨的木婉容,还有旁边抹眼泪的木婉清和小叶,许平安心里也酸酸的。

  这趟去京城论功行赏,前后折腾了小三个月,说不想家那是假的。

  回头望望跟上来的队伍,许平安柔声安抚:“我先去安顿些杂事,你们回家等着我。”

  等姑娘们三步一回头地走了,许平安带着人马进了东河堡。

  张长林手脚麻利地安排好车马店,乐呵呵回来禀报:“伯爷,车马店都收拾利索了,您随时能用。要不现在去看看?”

  许平安点头应下。

  转眼功夫,众人就来到挂着【田家老店】招牌的车马行前,正碰见伙计们往下摘匾额。

  许诚也汇报说,已经派人联系了木器行。

  新牌匾明天就能送过来。

  车马店大门建得特别宽敞,进出马车特别方便。

  这些条件都很适合安置骑兵。

  许平安抬脚走进前院。

  院子挺宽敞,左右两边都是两层厢房,每边两间总共四间。

  许平安推开厢房门,看见屋里建了长长的大通铺。

  一间屋子挤挤能睡二十号人。

  光是前院这两排上下厢房,住一百六十人不成问题。

  许平安点点头,这地方确实符合要求。

  转到后院,这里隔成了几个小院子。

  管事许诚和几位军官就在这儿办公。

  侧面还有条长长的马厩。

  骑兵们的战马都能在这儿安顿。

  地方既然定了,具体事务不用许平安操心。

  几位军官把带来的百来号骑兵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百人算是许平安的亲兵。

  他们的开销都由许平安负责。

  许平安定的标准是:每月工资两贯,伙食费一贯,养马费一贯。

  光工资这块,在大晋就算高收入了。

  伙食费是晋军老规矩,当兵吃大锅饭的话,每月伙食标准折合一贯。

  成了家的士兵可以领这笔钱自己开伙。

  马费就是马匹的草料钱。

  大晋这边草料价格,一捆十五六斤的草大概卖二十文。

  黑豆价格一石要500到600钱,麦子更贵些,一石得700到800钱。

  一匹战马每天得吃15斤草料(正好一束),还要配5斤豆麦(也就是半斗)。

  算下来养匹马的开销,顶得上养五六个大活人。

  光是这百来人的骑兵队,许平安每个月就得花四百两银子,一年下来足足四千八百两。

  在大晋地界养马本就不易,养这么一大队骑兵更是烧钱的主儿。

  再说这养马可是个技术活,遛马、喂料都得有专人伺候。

  好在骑兵队里多是草原上来的牧奴,伺候马匹那可是老本行。

  等大伙儿住进由车马店改成的临时营地后。

  许平安给普通士兵每人发了五两银子,军官五十两,说是安家费。

  全军上下自然欢天喜地。

  这百来号骑兵可是许平安的嫡系班底,当然得好好笼络着。

  顿完军营的事,又谢过张镇守白天的帮衬。

  许平安这才抽身往家赶,急着回去看看几位女眷。

  离着老远就瞧见许家宅院。

  大门敞得老开,门前挂满灯笼彩绸。

  许平安封了伯爵回乡,这在东河堡可是百年不遇的喜事。

  这几日军堡里的都尉们跟走马灯似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连县城府衙和督军府的官员们也都送来贺礼。

  不过主人家没回来,宅子里又都是女眷。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